平凡的世界讀書感悟500字
【第1篇】
平凡中的不平凡
世界似乎沒有一天是平靜的,未來有著太多的未知,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每個人都是在不斷變化中成長的。也許在這個過程中會有那么短暫的瞬間輝煌,很多時間都是在平平淡淡中度過。但平凡并不代表平庸,平凡中的人也有自己的不平凡,這是最近我讀《平凡的世界》一書獲得的啟示。一群平凡的人,他們勤勞勇敢,熱愛生活。雖然微不足道,顯得那般弱小,但那種戰勝自我,擺脫束縛的堅強讓我敬畏,因為那也是一種精神。
《平凡的世界》是陜西著名作家路遙的一部小說,講述的是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城鄉生活初步進行改革開放探索的風貌。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孫少安因為要供弟妹們上學,初中畢業就回鄉勞動,不畏艱苦辛勤勞動,帶領一家人,從貧窮到脫貧致富。他的弟弟孫少平,穿著破舊的衣服,吃著沒有營養的糧食——高粱面饃,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抱怨世界的不公平,而是朝著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奮斗。高中畢業后,他先是在城市建筑工地打工,后又當煤炭工人。在一次煤礦事故中被毀容,痛苦掙扎中憑借堅強的意志恢復了自信,選擇繼續留在煤礦工作。正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才使他們敢于從平凡出發,不屈不撓,最終達到了不平凡。
孫少安、孫少平就是這樣的人,對于困境,他們尋求戰勝,對于無奈,他們選擇忍受。他們不會被現實磨平棱角,甘于平凡卻不甘平凡地潰敗。我們現在的生活比起他們那個年代要幸福得多,富足安逸,不會因為貧窮而輟學,但還是不滿足,總是抱怨這個,抱怨那個。我覺得我們應該向孫少平學習,學習他逆境向上的毅力,不畏困難,堅持不懈,今后要時刻以他為榜樣。
現在的我從不抱怨學習的辛苦,在這平凡的世界中,自己也是一個平凡的人,沒有什么奇力,但平凡也是一種偉大,在我努力奮斗的同時,也會始終保持一顆平凡、謙虛的心。我堅信只要有正視苦難的勇氣,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人生也注定會是不平凡的,才會更有意義。
【第2篇】
《平凡的世界》的“平凡”注解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老先生的著名代表作。在1991年3月,它在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研討會中斬獲茅盾文學獎。它不僅僅是一本小說,而是超過小說的界限,是一個社會,一個世界。
這真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嗎?這是許多看完這本小說不禁發出這種疑問。這里面有各種錯過,也有各種巧合,里面的人生事一波三折。這么不平凡的故事,路遙老先生為什么給它取名為《平凡的世界》?這難道是路遙老先生瞎取得?恰恰相反,這便是全書的亮點。從小說過渡到人生。
平凡是指普通,是指普通的人做著理所當然的事,過著注定的生活。我在《靈籠》中聽過這樣一句話:人的一生從生命體的誕生到消失是注定的,如果你有超強的計算能力,你可以預知未來。而這本書里的故事就是注定的。但這不是推算出來的,而是時代所造就的。他們從田曉霞的死是注定的。田曉霞是一個熱心,開朗,助人為樂的一個女孩。在那個年代,雖不是戰火紛飛,但也危機四伏。那個年代,百廢待興,天災連連。以她的性格肯定會為國家做貢獻,為人民服務。最終,她在洪水中犧牲。孫少安和田潤葉的愛情也是注定沒有結果的。那時階級分化雖不像19世紀時那么嚴重,但還是存在非常大的鴻溝。他們門第懸殊,雖然愛著彼此,但沒辦法走到一起,這是時代的效應。
“平凡”一詞折射出許多詞:殘酷,悲慘,可惜……《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平凡嗎?平凡。那他們的經歷平凡嗎?如果放下如今來說,定然是不平凡的。這些跌宕起伏的經歷甚至悲慘放在那是平凡的。這折射出那時大部分的中國人的現狀。
我相信許多讀者都跟我一樣,一口氣將三部曲一起看完,看完意猶未盡,期待著新的篇章,感覺他們的故事還沒有結束。不幸的是路遙老先生在49歲因肺癌與世長辭。我們并不知道這系列會不會有第四部。可能后面的故事需要等著我們來想象,每個讀者續寫著自己心中平凡的世界。
謹以此文淺析《平凡的世界》,謹以此文悼念“平凡”的路遙老先生!
【第3篇】
平平凡凡才是真-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隨著現在人們開始流行“懷舊”,讓我不由地想起《平凡的世界》。
看書先看人,走近作者路遙,他命運坎坷,出生于陜西一個貧困農民家庭。路遙的遭遇于與他筆下的孫少平一樣。所以,可以這樣理解,孫少平就是路遙的縮影。
路遙以第三人稱展開孫少平的生活,接地氣的語言和真實的70年代貧困家庭的生活深受讀者喜愛。這本以小人物的平凡生活為主的書,在發布后的三年竟然獲得了矛盾獎。書中的內容透露的情感和書中人物生活的好壞密切相關,讀起來令人感同身受。路遙身邊真實的和不真實的人物代表都“進入”到了作者精心打造的文段里,構成了以孫少平為主人公的70年代到80年代的生活。
翻開書,了解書里描述世界的大致內容。孫少平出生在貧困家庭,連布鞋都買不起。但他仍然努力學習,雖然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而放棄學習,受到了蹉跎,但他依然對生活抱有希望。經歷了生活的各個阻礙,終于過上了向往的生活。孫少平向往的生活是豐衣足食,能和家人們在一起生活的大眾思想。這本書用樸實、接地氣的陜西方言的對話、陜西人、風景記錄了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的巨大變遷。
隨著讀書的次數增加和年齡增長,我漸漸感受到作者每句話的用意和情感,對書有更深的理解,我越來越喜歡這本書。出于對這本書中陌生的70年代的好奇,我喜歡上了這本書,文中陌生的世界,給了我極大的震撼,也在對70年代的理解空白紙張寫下了一個逗號。平凡的孫少平一家慢慢變好,代表中國人的生活一點點變好,這是時代的腳步,歷史向前的腳步,沒有這些一點點,也難有美好的生活和中國的進步。
路遙經歷過的時代,現在也難再現。那個只能吃高粱饃填飽肚子的日子,離我們越來越遠。看著貧困縣、貧困村的減少,每個人都豐衣足食。但是,生活好了,我們也不能停止奮進的步伐。激起的懷舊熱潮,“回到”已經逝去的年代,我們懷舊的同時,不能忘記創新和未來,奮斗的路,永無止境。
平凡的世界需要有志向的人,艱難的生活也要豁達面對。不管生活多么平凡,日子多么艱難,我們都要樂觀度過。過好平凡而充實的生活,為美好生活奮斗,憧憬未來,讓平凡的世界和生活因為一個個奮斗變得不凡。也因為一個個不凡,而創造一個時代的進步,過上理想而平凡的生活。
【第4篇】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生活在這個幸福時代的我們雖然沒有經歷太多苦難,但是我們的世界也不是平凡的。
對于浩緲的世界來說,每一個人的世界都是平凡的,但是每一個平凡卻不一樣,《平凡的世界》一書給我們展示了另一個時代的生活。這部著作,為我們解說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上描述了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與我們現在生活相類似卻又不同的黃土地世界。書中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著生活中平凡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喜與悲。在這本書里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我們活在當下,就不要懷念和后悔以前的種種,也不要太憧憬未來的繁華,因為人,誰也不能預料將來會發生什么事,所以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我認為我們就要過好現在的每一天,為未來的理想踏踏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墊下基礎。首先就要搞好學習。總之,想要做一些不平凡的事,簡單之中有難,難中又有簡單。在生活中,也許我們會遇到許多坎坷和困難,但也正是如此,我們才更加自信、自強,更加奮力拼搏,平凡的世界,有著不平凡的人,平凡的世界無時不刻地閃耀著偉大。
看完這本書,我收獲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這本書更讓我銘記在心的是平凡與不平凡的區別,讓我知道了應該在這平凡的世界里做一些不平凡的事。還讓我看見了舊社會的黑暗和農民的疾苦。讓我看見了這個強大的祖國的來之不易。
時間:2023-11-23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讀后感推薦
- 平凡的世界讀書感悟500字
- 世界似乎沒有一天是平靜的,未來有著太多的未知,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每個人都是在不斷變化中成長的
- 11-23
- 茶館讀書感悟800字
- 《茶館》是老舍先生編寫的一部戲劇,雖然是戲,卻是近代中國的一個縮影。
- 11-16
- 佛雷家書讀書感悟600字
- 讀完《博雷家書》后,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里面的屬性有長也有短,最短的也不過幾百字兒。
- 11-16
- 《劉胡蘭》讀后感600字
- 闔上書頁,微風拂來夏日溫熱的氣息,指尖摩挲著扉頁上“劉胡蘭”三個字,我想她的一生大抵應是梅花相伴的。
-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