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盲馬》讀后感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書,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很深,書名叫做《盲馬》,這本書是寫人與馬的傳奇,也是關于成長、忠誠、勇敢以及親情、友情的感人故事。
這本書的內容是講一個先天失明的小馬“小白頭”與勇敢、倔強的小孩——來福的故事,“小白頭”因遇見了來福,從此它的命運發(fā)生了改變,本該被老八處死刑的小白馬卻因為來福而活了下來,來福有了“小白頭”后便在腳行干起了挑水的工作,這才讓“小白頭”成了給山里的部隊運送物資、救人性命、卓有戰(zhàn)功的傳奇戰(zhàn)馬,來福也從不更事的懵懂少年在歲月中變成了可靠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故事的最后,報紙上的報道題目是《一匹盲馬的傳奇》,伴隨著一張照片,照片上的“小白頭”英姿勃發(fā),脖子上扎著大紅綢帶,來福摟著“小白頭”笑的很甜。
在我的眼里,來福是一個英雄,看到來福也不禁讓我想到英勇就義的劉胡蘭、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還有少年英雄王二小,他們都是中國戰(zhàn)爭時代的大英雄,雖然我們身處和平時代,但是無論何時他們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如今科技發(fā)展迅速,許多英雄有可能已經被我們遺忘,可他們愛國的精神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
讀完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人生每一分每一秒都意義非凡,作為一名當代小學生,我應該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增強自己的本領,立志長大后做一名有用的人,做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努力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第2篇】
動物,人類的摯友 ——讀《盲馬》有感
《盲馬》是一部趣味盎然的人與馬的傳奇,也是一部關于成長、堅強、忠誠、勇敢,以及親情的感人詩篇。
本書講述了先天失明的小馬“小白頭”出生時因缺陷差點兒被判“死刑”,在少年來福的陪伴與訓練下,自強不息、脫胎換骨,成為了一匹為部隊運送物資、救人性命、卓有成功的傳奇戰(zhàn)馬;而少不更事的懵懂少年來福在戰(zhàn)爭歲月中追隨父輩、師長的足跡,最終蛻變成堅定可靠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
小說中來福從死亡邊緣救回盲馬,并與它生死相依,而小白馬克服自身的缺陷,運送水并救出了被圍困的人民群眾。在人類的世界里,永遠認為自己是最偉大的,世界是圍繞著自己轉的,可是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人類的存在的話,人類還能這么安定和諧嗎?我們總是俯視著其他生物,認為自己可以主宰這個世界,維持這個世界的秩序,試想如果這個世界沒有森林醫(yī)生啄木鳥,那么大多數的樹木會生病死亡,如果這個世界沒有沙漠之舟駱駝,我們就穿越不了沙漠,如果這個世界沒有奶牛,我們就喝不到牛奶,吃不到奶酪,我認為動物對我們人類的幫助是遠大于我們對動物的幫助, 科學實驗證明,海豚發(fā)出的“超聲波”式的聲音對自閉癥患兒的大腦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導盲犬幫助失明的人擁有了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的權利,雖然人和動物語言不通,但是我們的心靈是可以相通的。
由于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大肆破環(huán),現在的世界上瀕危物種數量在不斷增加,前段時間,“淡水魚之王”白鱘被正式宣布滅絕,這件事好像和我們的生活并無直接關聯,但是人和動物都是生物鏈上的一環(huán),任何一環(huán)的消失,都會產生連鎖反應,最終我們都將在生物鏈中消失。
小說中來福和他的盲馬都是在逆境中生存,但他們從未不向命運低頭,而是勇于抗爭,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后戰(zhàn)勝命運的局限,他們相輔相成,互相成就。
【第3篇】
勇敢的力量——《盲馬》讀后感
勇敢是石頭,能擦出星星之火;勇敢是火,能點燃希望的燈;勇敢是燈,能照亮黑夜中的道路;勇敢是路,能引你走向光明;勇敢是手,能敲響成功的大門。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叫《盲馬》。主要講的是:出生便因先天缺陷差點被判“死刑”的盲馬“小白頭”,在農家少年來福的陪伴與訓練下,脫胎換骨,成了為部隊運送物資、救人性命、卓有戰(zhàn)功的傳奇戰(zhàn)馬。故事觸筆細膩,情節(jié)跌宕起伏,深入描摹了超越物種的深情厚誼,十分的吸引我。
在這本書中,無論是盲馬“小白頭”還是農家少年來福,都十分勇敢。正是因為這顆勇敢的心,他們才能一次次準時送到情報、藥品,一次次化險為夷,最終把石門鎮(zhèn)的百姓們從土匪歹毒的魔抓中救出來。在生活中,我也和他們一樣勇敢。
記得我四歲那年,第一次和媽媽分房間睡,媽媽關上燈,關上門,屋子里瞬間就黑了下來。我用被子蒙著頭,在床上翻來覆去,總覺得身邊有妖魔鬼怪。但是我慢慢調整好自己,勇敢地去面對黑暗,黑夜就不再那么可怕了。從那以后,我就能單獨睡了,而且再也不怕黑夜了。或許,這就是勇敢的力量所在吧。
讀了《盲馬》這本書,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學會勇敢。亞米契斯說過這樣一句話:“要堅強,要勇敢,不要讓絕望和庸俗的憂愁壓倒你,要保持偉大的靈魂在經受苦難時的豁達與平靜。”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做一個勇敢的人吧!
【第4篇】
無言的戰(zhàn)友——讀《盲馬》有感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季宇先生的《盲馬》。這本書情節(jié)跌宕起伏,全文講述了一個關于名叫來福的小男孩與一匹馬的成長經歷。讀后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頓時對“盲馬”肅然起敬!
文章一開頭就寫了來福一醒便迫不及待地去見小白頭,去了解它的病況。在賀二爺見小白頭的病無法好轉,正要交給老八去處理掉時,來福奮力保護,正因他那不離不棄,才挽救了小白頭的性命。從此,一人一馬,相依為伴。共享歡樂與苦難,在艱苦又殘忍的戰(zhàn)爭歲月里,一起出生入死走過血雨腥風。在來福的精心喂養(yǎng)和調教下,聰明的小白頭克服了重重困難,經歷了種種艱辛,才脫胎換骨,成為了為部隊運送物資、救人性命的戰(zhàn)馬,這對一匹盲馬來說,可以說是相當不容易啊!接著,他們又經歷了種種險境,在石門鎮(zhèn)陷入絕境時,小白頭又立下了奇功,載入史冊;懵懂的少年也在戰(zhàn)爭歲月中追隨父輩、師長的足跡,最終蛻變成堅定、可靠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這是一部趣味盎然的人與馬的傳奇,也是一部關于成長、堅強、忠誠、勇敢、以及親情友情的感人詩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弘揚光榮傳統(tǒng),賡續(xù)紅色血脈。小說以細膩的筆觸,深入細致地描摹了超越物種的深情厚誼,深深根植于鄂豫皖邊區(qū)豐富的紅色文化養(yǎng)料,復現了當時當地的人文風貌和風土人情,具有勵志性,傳奇性和藝術性。紅旗不倒,火種綿延。
如今,正值太平盛世,但我們依舊不能忘記是先烈們拼了多少命,流了多少血,才換來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古語說:“居安思危”。我們要牢記歷史,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在后記的結尾處了結了人們的牽掛——小白頭的墓在霍川烈士陵園,是來福親手把它埋葬的。碑上刻著“無言的戰(zhàn)友”五個字。希望我有機會能去看看它,獻上一束鮮花,表達我對它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