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中“引導”和“激趣”
作文教學中,我們最該做的是“引導”和“激趣”。
我們要引導孩子寫自己心里有的,自己想寫的,自己會寫的。如果非得孩子去寫自己心里沒有的,不想寫的,不會寫的,那一定是寫不出的,即便生搬硬套的寫出來,那也只是沒有血肉和靈魂的文字堆砌。
我們要告訴孩子,有自我,是作文的根本。作文中,一定要有自己的經歷、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評判,自己的感悟。
寫作的關鍵是自己心里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怎樣做到讓自己心里有可說?那就需要我們引導孩子去積累素材,從閱讀中積累,在生活中觀察,在經歷中感受和思考,引導孩子勤于動筆,把這些觀察、經歷、感受、思考寫下來。
我們要告訴孩子,作文素材就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每一天都是嶄新的,經歷都是不同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自己交往的人,經歷的事,每一次感動或傷心,每一次高興或憂愁,每一次參與或體驗,每一次成功或失敗,每一次發現或思考,這些就是寫作的素材。只要用心,生活中有無窮無盡,取之不盡的寫作素材。
我們要引導孩子,不要把作文“妖魔化”,其實作文沒有那么可怕,就是說自己想說的話,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和思想情感。作文中有自己真實的經歷,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感,作品才會有生氣、靈氣,才能算得上是好作文。
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寫“真情”永遠是作文的靈魂。人類真純美好的情感,是美的極致。擁有它的人,是美好的人;擁有它的文,是美好的文。真純是我們作文的靈魂。擁有美好的心,才會生出美好的情,擁有美好的情,才會生出美好的文。
我們要引導孩子大量閱讀,不拘泥于書的種類,鼓勵他們壓時間、擠時間去讀各類優秀書籍。一定要讓孩子們知道,讀和寫是結合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整體。讀是輸入的過程,寫是輸出的過程,沒有大量的輸入,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輸出。
作文教學的成功,并不是教給孩子多少寫作的技法,而是我們有沒有引導孩子真正愛上寫作。當孩子真正愛上寫作,喜歡寫作,想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過文字表達出來,而且很享受這個表達過程,那么,作文教學就成功了。
時間:2025-06-20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隨筆推薦
- 談如何讓孩子愛上寫作
- 這是個常用的老土方。這個老掉牙的辦法其實也是最根本,最管用的辦法。
- 06-20
- 耐心對待小問號式的孩子
- 孩子到了4、5歲的時候就是一個小問號,經常會從天問到地,從醒問到睡,作為媽媽能夠耐心解答當真值得稱贊。
- 06-20
- 關于孩子的性教育
- 一是幼童階段(0歲-6歲),二是童年階段(7歲-10歲),三是少年階段(11歲-14歲),每個階段都有相對應的性教育任務。
- 06-18
- 掌握快速閱讀的方法
- 閱讀是學習的開始。據統計,人的一生中80%的知識是通過閱讀獲取。你統計過每日閱讀的數量嗎?
- 06-18
- 煉成學霸的四個習慣
- 我們知道,到達山頂的通常只有兩種動物,一種是雄鷹,一種是烏龜。雄鷹是本身速度就很快,而烏龜雖然慢,但它一直在努力。其實學霸無非
- 06-18
- 磨厚自己的“臉皮”!
- 磨厚自己的“臉皮”,首先要解決“好面子”問題,防止因“好面子”而給你造成重大的損失
- 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