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是原文教局里的劉老師
呵,是原文教局的劉海云老師
在縣城,平時喜歡到街心公園轉轉。這里有唱歌的,跳舞的,打牌的,小攤小販,聊天閑逛的,很是熱鬧。
一天上午,又轉到這公園。見一大樹護臺邊,有五六人一伙在唱歌。其中有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用電子琴伴奏,譜鍵、拍鍵準確無誤,很有韻律節奏,與旁邊拉二胡的非常合拍。走近一看,老者精神矍鑠,面容清奇,真有點仙風道骨的樣子!啊,似曾相識••••••
想起來了,很像四十年前見過的縣教委里的劉老師。當年袁珂老師在蘇山馬鞍辦的掃盲班很成功,特別出色吧。縣教委劉老師帶了幾個人來那調研,我在那教書,因此見過幾次面。不過,相隔四十來年,當年的小伙子也成老人了,況且老前輩還是混雜在玩耍的人群中,怎可確定?!
上個月吧,也看到過兩次。一次是沿湖路,老人家騎著電動車由我身邊掠過;一次是在大紅頤文園附近的湖岸休息臺,當時我主動上前搭話說:
“老先生,您是常騎車子轉悠的吧?”
“是的,轉轉,心里舒坦!九十歲啦,還行吧!”
10月23日下午,也是在頤文園附近的湖岸涼亭里,看見老人在用電子琴為幾個唱歌的大媽們伴奏。我很欣賞地走近,對老先生稱贊說:
“您老彈得真好!”
“一種愛好,人老了,找點樂,打發時間吧。老弟也來玩玩?”
“我?教過音樂,風琴彈過,現在也生疏了。”我這樣回答,其實也有顧顏面吹了點,音樂課是教過,只是風琴還不能正常伴奏,彈得少,不熟練。
彈琴,練指法,要反映快,對大腦是很好的鍛煉。看,九十歲的老人,記憶力特好,六十年前的學生的名字都記得清清楚楚,比年輕人的記憶力都強多了,真是奇了!這是得力于彈琴,練腦的結果!
那次我與老伴同行,也就沒有和老先生多交談,只是站著說了幾句話就走了。
當晚,又想起那老先生。他總是離不開車子,可能是腳有問題;既然走路不便,還照樣天天在外面跑,他是特愛生活的一種,與病魔爭,要有多大的毅力!這種精神太可貴了!
第二天下午,我又到那里去了。涼亭里只有幾個帶奶孩的婦女,老先生還沒來。又等了大概半個鐘頭,老先生果然騎電動車來了。他戴著頂太陽帽,寬闊而親和的臉膛上顴骨略顯高些。彼此見過幾次面,有些相識,見我迎上前,也就停了車。我說:
“老先生,您以前是干什么的,教過書么?”
“我以前是教過書,后來搞行政。”老先生回答說。
“啊,我知道,您姓劉,原文教局的劉老師!我與袁珂老師同在馬鞍教過書,我認識您!”
“對,我叫劉海云。當年,我確實到馬鞍調研過。”
“劉老師,您在哪教過書?”
“在張嶺中學教書。那所中學也是我一手創辦起來的。”
接著他介紹說,學校當時只有王學明、袁培彥等五位老師,不分專業,好難教,有些課是邊學邊教。條件差,白手起家。幾年后,還真的辦得有模有樣,有多個學生升入九江一中讀書;他也因此調到縣文教局工作。
我說:“劉老師,您對國家的貢獻很大,您老真的了不起!我在張嶺中學讀過書,學校確實很好,是全縣四所正規學校之一呀!”
“你老弟過獎了!”劉老師笑著說。
“您的腳有毛病?”我問。
“是腰不行,下身撐不住上身,只有坐車子。如果不動,那就垮得更快啊!”
“我喜歡寫點散文,您老精神可嘉,想寫寫您老!”
“我一個老頭,有什么可寫?有空,在塊坐坐吧!”
“好的,我一定來!”就這樣我們結束了談話。
劉老師雖然腰部有點小恙,但他從不放在心上,每天照樣轉悠,像快樂的老頑童,向人生的百歲大道,輕松、愉快地邁進!
時間:2023-10-31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散文推薦
- 看電影
- 小時候,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去看電影受教育,統一穿著白上衣、藍褲子,紅領巾,排著隊進場,再排著隊回學校,還要寫感想。
- 10-31
- 呵,是原文教局里的劉老師
- 在縣城,平時喜歡到街心公園轉轉。這里有唱歌的,跳舞的,打牌的,小攤小販,聊天閑逛的,很是熱鬧。
- 10-31
- 創造之于毀滅
- 即使萬物皆備于我,讓,創造復蘇,毀滅作對?
- 10-31
- 大洼拾栗
- 這些日子想干啥,問妻子,妻子說:“去釣魚”。我趕緊打消了她的念頭。
- 10-23
- 寫給秋天
- 都說四季最美的是春天,可我倒是認為這景色宜人的秋天,會更讓人覺得美得絢麗極致。
- 10-23
- 暖情曉燕
- 略黑的臉龐 ,及耳的秀發,柔和的雙眸,自帶和善氣息,一見便知,定為是心慈之人。
- 10-23
- 執著與堅持
- 自由自在的,不受任何的約束
-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