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廚房
老屋的廚房總飄著柴火的氣息,那是時光最醇厚的味道。斑駁的土灶臺上,藍邊陶壺永遠煨著半壺熱水,壺嘴冒出的白氣,在晨光里織成奶奶鬢角的白發。
記憶里的廚房是溫暖的巢穴。深褐色的木櫥柜上,擺著幾個粗陶罐,分別裝著白糖、鹽巴和炒米。每次打開柜門,總會驚起細小的灰塵,在斜斜的陽光里跳舞。奶奶揉面時,案板發出 "咚咚" 的聲響,面粉在她布滿老繭的手掌間翻卷,不一會兒就變成胖乎乎的饅頭,或是撒著蔥花的油餅。我總愛蹲在灶臺邊,看跳動的火舌舔著鐵鍋,看金黃的菜籽油在鍋里泛起漣漪,聽奶奶念叨:"油熱了才能下菜,不然會腥氣。"
土灶旁邊有個小小的儲物間,墻角堆著曬干的玉米稈,頂上掛著成串的紅辣椒。每次進去拿柴火,總怕碰到梁上的蜘蛛網,可奶奶總能精準地抽出最干燥的那一把。她常說:"柴火要挑直溜的,燒起來火旺。" 火光映著她的臉,把皺紋照成深褐色的溝壑,卻讓眼睛里的光愈發溫柔。
最難忘的是冬天的廚房。玻璃窗上蒙著厚厚的霧氣,奶奶在灶臺前熬蘿卜湯,水汽把她的棉褲都蒸濕了。我趴在窗邊哈氣畫小人,忽然聽見 "滋啦" 一聲,回頭看見奶奶正在煎荷包蛋,蛋黃在蛋白里顫巍巍的,像個 golden sun。她總會把第一個煎蛋夾給我,說:"小孩子多吃蛋,長得高。" 油香混著蘿卜的清甜在屋里彌漫,讓寒冷的冬天都有了溫度。
去年回老屋,發現土灶已經改成了燃氣灶,木櫥柜也刷上了新漆。可打開柜門時,再也沒有細小的灰塵在陽光里飛舞,陶壺里的水也不再有柴火的味道。我站在干凈卻陌生的廚房里,忽然明白有些味道,是跟著時光一起老的。那些在柴火灶前的清晨與黃昏,那些揉面時案板的聲響,那些被火光映紅的笑臉,都成了記憶里最珍貴的琥珀,永遠封存在奶奶的廚房里。
時間:2025-05-30 作者:曹馨媛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散文推薦
- 夜晚的太陽
- 幽深的天空,孤單的星星眨著迷茫的眼睛
- 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