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那片凈土
前些日子,由于工作原因我有幸去了趟河北省圖書館。這也是我1996年大學畢業以后第一次去圖書館。走進館內,我就被那種靜逸的氛圍和濃濃的書香所沉醉。現在的圖書館是經過改建的,館內設計較以前合理,藏書也多了不少。雖說是周一,但看書的人仍然不少,有坐在大廳桌子前看的,也有倚著柱子站著看的。三個社科類藏書室,更是每個桌前都坐滿了人,有在抄寫的,有在認真閱讀的,室內的書架旁還有一些人正在找著想要找的書。整個屋子忙而不亂,安靜得掉一根針都能聽見。偶爾有手機響起,但只是一聲,就會又恢復了平靜,因為這里太靜了,任何人都唯恐打破這份寧靜。經過一番尋找,我和同事找到了我們要找的書。沒有桌子,就站在書架旁,一會兒蹲下、一會兒起來,滿懷著對知識的渴望,一待就是近兩個小時,絲毫沒有感覺到累,終于弄懂了一些苦澀的理論,那感覺,就像當初考試得了第一一樣。不經意間,時間已經過了中午12點,但是館內的人絲毫沒有離開的跡象,有的人甚至已經拿出方便面,打算邊午餐、邊看書,那場景讓我一下子想起了大學時期。
自小就喜歡看書的我,第一次在大學的圖書館見到了眾多的藏書,心中激動不已。自此,我成了圖書館的常客。每天下課,我都會去借書,然后晚上去自習室讀。每個周末,兩天的時間基本上都是泡在圖書館。那時的學校圖書館和現在的氛圍一樣,大家都是靜悄悄地來、靜悄悄地離開,唯恐影響了別人。正是在這種良好的環境下,大學期間,我讀完了館內幾乎所有的傳記類、文學類書籍,書籍也使我的大學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讓我的知識變得更加寬廣,為我今后的工作、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時至今日,我仍會時時想起大學到圖書館讀書的日子,真的希望能夠再次走進圖書館,感受那片真正的凈土,汲取那書中今人、先輩的精華,助我成長,伴我前行。那是多么難得、愜意的日子!
無獨有偶,前些日子中午去書店,店內人不多,也是出奇的靜。走到文學類書架旁,看見兩位學生靠著書架席地而坐,一旁放著書包,兩個人都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著手中的書,我的出現,絲毫沒有引起他們的注意。那個時間,正是人們吃午飯的時間,可以猜出兩人是放學沒有回家直接到書店來的。那一刻,我忽然有種感慨,有這種熱愛讀書的少年,偉大的“中華夢”何愁不能早日實現呢?
然而,生活又是現實的,在這種快節奏、網絡化的社會面前,看書對于許多人來說已經成了一種奢望。我們許多人不是被網絡“綁架”了,就是已經對書失去了興趣。我們見到的身邊大多數人,幾乎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刷著網絡,“碎片式閱讀”、娛樂性新聞等已經占據了我們大部分的時間,每天不上網,大家就會覺得少些什么,我們已經成了“網奴”。一座縣城,更是難見到幾個有著文學、社科等綜合性書籍的書店。那充滿油墨氣息的書,已經離我們遠去。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位作家也曾說過,看一個城市的品位,就看這座城市的書店數量與圖書館有多少人。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的品質與其讀書的數量是成正比的,書不但可以教會我們知識,更能夠讓我們修身、養性,積淀良好的氣質。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跳出網絡,從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抽出一點點時間,走進圖書館或者書店,感受一下書的氣息,放慢一下自己的心靈,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時間:2025-06-29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日記推薦
- 夏牧
- 夏天是草木蔥蘢,綠意盈盈的季節。此時,最適合放牧。
- 06-29
- 心中的那片凈土
- 前些日子,由于工作原因我有幸去了趟河北省圖書館。這也是我1996年大學畢業以后第一次去圖書館。
- 06-29
- 異鄉,不一樣的風情
- 在異鄉,習慣用眼睛去丈量風情,喜歡用心靈去領悟民俗,不管身處何地,一磚一瓦,一人一事都讓我有著說不盡的情懷。
- 06-27
- 日歷上的幸福光陰
- 我喜歡在日歷上記下每一天發生的人和事,以此填滿生命中的成長歷程、得失悲歡。
- 06-27
- 春來話柳
- 我獨步在鄉間小路,迎著和煦的陽光,迎面拂來春風,暖融融的。我的心豁然開朗,萬物都在復蘇,都在生長,廣闊的大地充滿了生命的力量。
- 06-27
- 讀書滋潤心田
- 讀書對我來說,就像空氣、水和陽光一樣不可缺少。讀到一本好書,總感覺到溫暖,好比吃了美味佳肴,比喝上茅臺洋酒還爽。
- 06-27
- 天亮了,真美
- 我在晨曦薄薄的光亮中醒來,總是喜歡自言自語:天亮了,真美。對于純潔的自然,每個人或許都有種迷戀、沉醉、向往,我最是喜歡天亮時分
- 06-27
- 寂靜的豐美
- 喜歡閱讀的人,大多是安靜的,或者說,有一種安靜的能力。尤其是讀書入境之人,一如老僧入定,乍看猶如呆傻小兒,一臉“不知今夕何夕”
- 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