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讀書啟示350字
【第1篇】
讀《西游記》有感
暑假里,我讀了《西游記》這本書。《西游記》是我國古典文學,它是一本神話小說也是四大名著之一,我最愛看這本書了。我買的是青少版,全文通俗易懂,令人愛不釋手。它講的是唐朝時期,和尚唐僧和他三個徒弟不畏艱險,克服重重困難,到西天去取經,最后終于修成正果的故事。
三個徒弟分別是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其中我最喜歡孫悟空了。他有一根金箍棒,神通廣大,樂于助人,他的火眼金睛可以分辨出是人是妖。在取經的路上,每次遇到困難,他都會積極動腦,戰勝困難,在取經的路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豬八戒是一個好吃懶做的大胖子,性格憨厚老實,沒有害人之心;沙僧是一個老實厚道的人,一路上挑著行李,毫無怨言。他們的師傅謙恭儒雅,慈悲善良,意志堅定。師徒四人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面對自己的短處,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在這本書中,我覺得唐僧作為他們的師傅是一個關鍵的人物。每當徒弟們在困難面前出現打退堂鼓的時候,唯有唐僧目標堅定,堅決不后退,最終帶領徒兒們取得真經,修成正果。由此我聯想到在學習中,我們也遇到過各種困難,我們應該不怕困難,堅定自己的信念,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開動腦筋,才能戰勝困難,取得好成績。
【第2篇】
讀《西游記》有感
《西游記》是一部長篇章回體神魔小說,它記載了唐僧師徒一起去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師傅唐僧從東土大唐而來,一心向善,但卻不分真假,不明是非。大徒弟法名悟空,唐曾又叫他孫行者;二徒弟法名悟能,唐僧又叫他八戒;三徒弟法名悟凈,唐僧又叫他沙和尚。三個徒弟各有所長。
在故事中,我最喜歡孫悟空,因為他機智勇敢,又有火眼金睛,即使被師父多次誤會,受了很多委屈,他也一如既往地跟著師父去西天取經。同時,他非常勇敢,面對每一個妖怪,他都不懼怕,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可貴品質。在我們的學習中,當我們面對種種困難時,既要坦然面對,也要學會克服,像悟空打妖怪那樣勇敢,毫不畏懼。
師徒四人,不畏艱險,跋山涉水,餐風飲露,歷經千山萬水,經受八十一難,最后終于到達佛教圣地——西天。他們取得真經,勝利回到長安,受到唐王李世民和文武百官的隆重歡迎。這也為我國佛教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第3篇】
讀《西游記》有感
《西游記》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里面的故事豐富多彩,像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猴王出世,令人百看不厭。
故事講的是唐僧師徒一行經歷千難萬險,承受了九九八十一難后, 終成正果的故事。我認為其中最有趣的莫過于大鬧天宮了。這是怎樣一個故事呢?孫大圣偷吃仙桃,知道王母沒請自己赴會后攪亂了‘潘桃盛會’,還偷吃仙丹,被二郎神捉住后,又在八卦爐中練出了火眼金睛,在天宮大開殺戒,后來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這個故事中有好多好詞好句,特別是二郎神捉拿孫悟空那段,內容豐富有趣,一波三折,讓我嘆為觀止。
通過這本書,我明白了團結的重要,正因為師徒四人團結一心,才使他們排除萬難,終成正果。孫悟空本領高強,可沒有沙僧幫忙在水下捉妖不會那么順利。而且豬八戒力大無窮,也是他的好幫手。唐僧雖不懂人情世故,卻用毅力感動蒼天,最終取回真經。
這部小說贊揚了孫悟空敢于反抗,樂觀頑強的精神,表達了對人性自由的向往,也向世人展示了不懼艱險,勇往直前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西游記》伴隨了我的整個童年,每次讀都會有不同的感悟,每次讀都會被文字的魅力所打動,也會讓我情不自禁的融入精彩的場景中,我為孫悟空叫過冤,為唐僧罵過妖,而且百讀不厭。拿起這本書吧,讓我們暢游在書的海洋里。
時間:2023-09-04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短篇小說推薦
- 小鯉魚跳龍門讀書啟示500字
- 暑假我讀了《小鯉魚跳龍門》這篇童話故事。它講述了有一個小村莊的小河里有幾條小鯉魚,他們聽奶奶講故事
- 09-04
- 西游記讀書啟示350字
- 暑假里,我讀了《西游記》這本書。《西游記》是我國古典文學,它是一本神話小說也是四大名著之一,我最愛看這本書了。
- 09-04
- 狡猾的人跌得重
- 拉普吉非常懶惰,還喜歡占便宜,鄰近街區的人都認識他。
- 08-20
- 以你的名字喚我
- 冬天是一家醫院的兒科醫生。幾年前,科室接收了一個叫小雨的小朋友。小雨從出生時起就住在醫院,一直到她離開這個世界。
- 08-20
- 神秘的中國“富翁”
- 前些年,我移民來到了北美,生活在一座有“北美小巴黎”之稱的城市。我在老人康復中心找到一份工作,負責照顧需要長期護理的老人。
- 08-20
- 四個“金元寶”
- 那時候,枳鎮上有一家福多多雜貨商行,少掌柜叫于福生,是個人精。
- 08-20
- 有苦難言
- 這天下午,杰克到郊外的樹林里游玩,意外看到一個非常漂亮的姑娘,竟然在吃活的蟬!
- 08-20
- 忘恩負義
- 吳明有些憨傻,和老婆小麗一直是嘻嘻笑笑的。可是這天傍晚,兩人去岳父母家吃飯,一進門就坐得遠遠的,誰也不稀罕看誰。
-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