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結緣
王嫂是個接生婆,附近村里的產婦生孩子,都會來找她。
這幾年,村里連著遭逢大旱,土地裂開了二指寬的大縫,莊稼長到一尺高就抽穗了。沒有收成,年前落在地里的紅薯秧子、玉米葉子、高粱稈子……凡是能磨成粉吃的東西,全被饑腸轆轆的村民吃光了。
王嫂的丈夫飯量大,吃不飽飯,餓得躺在床上起不來,兩個孩子也餓得骨瘦如柴。這天,王嫂去河邊刨了些蒲草根,拿回家坐在院里,準備洗凈曬干后磨成草粉、蒸成團子充饑。突然,從門外跌跌撞撞闖進來一個披頭散發的女人。王嫂仔細看去,女人雖說衣衫不整,滿面汗水,但模樣不丑,還鼓著大肚子,看樣子不久將會臨盆。
王嫂心善,急忙起身迎上去,扶著女人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女人喘著粗氣連聲道謝,說:“大嫂,我餓得實在受不了了,能給我一點吃的嗎?”
家里哪有什么吃的啊!王嫂看女人挺著個大肚子實在可憐,就把早上沒舍得吃的一個糠窩頭拿給她,又倒了一碗開水。女人狼吞虎咽地吃下窩頭,喝了開水,明顯精神多了。她告訴王嫂,說自己姓路名梅花,家住在大山深處,因為身懷有孕,就去縣城求醫問藥,路過王嫂家時,突感身體不適,餓得發慌,這才斗膽闖進來。
梅花說到這里,正要告辭離去,突然喊起肚子疼來。王嫂一眼就看出,梅花這是要分娩了!她忙把梅花扶到屋里炕上,囑咐道:“妹子,你馬上就要生產了,躺好,千萬別動。”
梅花緊緊拉住王嫂的手,說:“大嫂,這可給你添麻煩了。俺男人陳石頭還在村頭看著馬車等著我,辛苦你把俺男人叫過來吧!”
王嫂答應一聲出了家門,到了村頭,果然看到一輛馬車和一個年輕俊俏的后生。陳石頭聽說老婆要在王嫂家生孩子,焦急地說:“大嫂,你看這事鬧的,我真是過意不去。”
王嫂忙說:“這種事情由不得產婦,你可千萬莫要怪她。”
王嫂帶著陳石頭回到家,梅花肚子疼得更加厲害了。王嫂忙吩咐陳石頭燒水,自己則查看起梅花的身體情況。還好,梅花身體底子好,生產很順利,半天后,一對雙胞胎女嬰呱呱落地。
王嫂把存了很長時間、舍不得下鍋的一瓦罐小米拿出來煮粥。陳石頭見了,急得直搓手,對梅花說:“老婆,咱們難得出門,卻攤上這樣的事,想不到你會在大嫂家坐月子!”
梅花無奈地說:“大嫂的大恩大德,咱只有來日再報了。這樣吧,你趕著馬車先回去,明天把咱家吃的用的,全都拉過來。”
“也只好這樣了。”陳石頭遵照梅花的吩咐,向王嫂告別而去。
第二天,日頭升到一竿子高的時候,陳石頭回到了王嫂家。王嫂出來迎接,一看,好家伙,這陳石頭拉來的東西還真不少。馬車上有米、有面、有油,還有一袋子曬干的蘑菇、一大捆干菜和一大塊豬肉。
這些東西王嫂已經很久沒有見過了,她感嘆道:“我們這里鬧了幾年災荒,家里實在太窮了,拿不出一點好東西給梅花吃。昨天晚上我一夜沒睡好,生怕梅花吃不飽,沒有奶水,讓孩子受委屈。這下可好了,不用發愁了!”
陳石頭說:“大嫂,這些東西可不是只給梅花吃的,你們一家都是善心人,應該大家一起分享。我盤算著,你家大哥若吃飽了飯,說不定很快就能站起來。”
陳石頭的話,王嫂卻當成了“耳旁風”。做飯時,她用這些米面油給梅花開小灶,自己一家四口仍然用糠菜團子糊弄肚子。陳石頭發現后,悄悄跟梅花說了這事。
這下梅花生氣了,等王嫂送飯的時候,她故意大著嗓門說:“大嫂,你是不知道,我們山里跟你們這平原可不一樣。我們那里是深山密林黑土地,不光不缺糧食,樹下還到處長著菌子,樹上掛滿野果子。俺男人拉來的這些東西,是供咱全家吃的。從現在開始,咱全家人必須吃一樣的飯。你要是不按我說的辦,就是要趕我走哩,沒啥說的,我立馬就走!”
梅花一邊說一邊就要下炕,王嫂慌忙上前阻攔:“妹子,我全聽你的,你可千萬別生氣,生氣憋沒了奶水,孩子會受委屈!”
為了不讓梅花生氣,王嫂只好按她說的做,一家人的伙食由糠窩頭爛菜葉變成了小米白面、蘑菇炒肉。沒過幾天,王嫂和孩子們蠟黃的臉上顯出了紅潤,她丈夫也能下地走動走動了。
當兩家人快把米面油吃完的時候,陳石頭趕著馬車又回了山里一趟,很快再次拉來了豐富的食品。王嫂心里很納悶,難道說梅花家里是大財主,啥都不缺?
就這樣,梅花在王嫂家坐滿了月子。這一個月來,陳石頭從山里拉來的食物,不光讓王嫂一家人恢復了健康,還救活了村里幾個快要餓死的老人。
這天,梅花夫妻倆向王嫂辭行,臨上馬車時,梅花和王嫂約定說:“大嫂,回去后我先把家里收拾一下,你們也做好準備,五天后石頭趕著馬車過來,把你們接到山里住一些時日。等這里災情過去,你們再回來不遲。”
王嫂婉言謝絕,梅花卻執意說:“大嫂,我路梅花說話,吐口唾沫是個釘,說了就做,五天后見!”梅花說罷,陳石頭打了個響鞭,喊了聲“嘚兒駕”,馬車一眨眼就遠去了。
第五天一大早,王嫂全家剛起身,就聽到門外有動靜。出門一看,陳石頭的馬車已經停在家門口了。王嫂好奇地問:“石頭兄弟,你是半夜就起身了吧?為了我們,真是辛苦你了!”
陳石頭笑笑,說:“不辛苦不辛苦,說定了的事不能悔改,咱們這就走吧!”
見陳石頭是誠心誠意的,王嫂一家四口便上了馬車。陳石頭甩了個響鞭,大馬騰開四蹄拉著車出了村。陳石頭扭回頭說:“大哥大嫂,為了盡快到家,待會兒車會跑得有些快,請你們閉上眼睛坐好了!”
王嫂聽了,忙用手摟緊了老大,她丈夫摟好了老二,一家四口聽話地閉上雙眼坐好。只聽陳石頭又打了個響鞭,大喊一聲:“嘚兒駕!”馬車飛快地跑了起來。王嫂覺得耳邊風聲“嗖嗖”地響著,她偷偷睜眼一看,好家伙,車轱轆離地三尺多,簡直就是在飛!不到一個時辰,只聽陳石頭喊了一聲:“吁!”馬車穩穩當當地停下了。
“大哥,大嫂,咱到家了,下車吧!”王嫂他們睜開眼,看到馬車停在一棟紅磚黃瓦的兩層樓房前,梅花開門迎了出來。
王嫂全家在梅花家里住,受到了貴客一樣的待遇。平日里,王嫂兩口子到樓房周圍溜達,看到這地方確實不錯。出門不遠是一條清澈的小溪,東、南、北三個方向綠樹成蔭,樓房西邊則是一片閑置的土地。王嫂干慣了農活,不愿意吃閑飯,就和丈夫在那塊閑置的地里開荒種菜。就這樣,王嫂一家在梅花家一直住到來年春天。開春不久,下了一場貴如油的春雨,王嫂尋思著也該回家耕地下種了,就向梅花告別。陳石頭又一次不辭辛苦,駕車把他們送回家。
那天夜里,王嫂兩口子做了一個同樣的夢,夢見梅花說,她和陳石頭并非人類,而是修煉成精的梅花鹿夫婦。她是第一次懷孕,沒有經驗,幸好遇上王嫂,收留了她,還伺候她坐了月子。
王嫂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看來好心有好報,做人就應該行善做好事啊!
時間:2023-04-25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短篇小說推薦
- 老總有高招
- 張發財是個老總,手底下有三百多個員工。最近,公司接到一個大單,張發財卻很是煩心,為啥?
- 04-25
- 善心結緣
- 王嫂是個接生婆,附近村里的產婦生孩子,都會來找她。
- 04-25
- 啞巴燒餅
- 小鎮橋頭有一個簡易木棚,是家燒餅店,店主是個中年啞巴,大家就把這店叫作啞巴燒餅店。
- 04-25
- 經營妙招
- 最近很流行“車尾廂集市”,剛大學畢業的大劉也有點心動,想去體驗一番。
- 04-25
- 換個說法
- 大強是個大齡單身青年,家里條件還不錯,但相親多次,都一無所獲。這天,他約哥們小李出來喝酒,一股腦把煩惱都說給小李聽。
- 04-25
- 羊倌兒不好惹
- 老劉頭是個羊倌兒,前幾天崴傷了腳,只好打電話叫回在外面打工的女兒劉云,幫自己放幾天羊。
- 04-25
- 飄搖凌霄閣
- 洪武初年,朱元璋心血來潮,想建造一座獨一無二的樓閣,彰顯天子氣派。承接這個任務的自然非應天府鼎鼎有名的吳家莫屬。
- 04-25
- 后羿射箭
- 典故史出夏朝時代,有一位著名的神箭手叫后羿。他箭術精湛,名揚四海。
-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