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的好
“耿大爺死了……耿大爺死了……”幾個該子邊跑邊喊著。
“耿大爺死了?怎么死的?”張三有點懷疑。因為前兩天他去給耿大爺送面粉時,還看見耿大爺一瘸一拐把耕著園子里的地,褲襠里濕濕的,他幫著換了條褲子,將耿大爺尿濕的褲子提回家,讓媳婦洗洗,卻再一次被媳婦罵了一頓。
“今天鄉民政來人,去慰問耿大爺時,才發現他死了,聽說他的被褥全被尿泡透了……據法醫說死了已兩天了,現在公安人員還在村委會呢。”張大爺嘆著氣,拄著根木棍走了。
“終于死了!死的好啊,活著受罪,也不知道閻王爺啥時候派人來叫我……”王奶奶伸出骨瘦如柴的手抹眼淚。
常言道:“一個和尚挑水吃,二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寺廟如此,家庭也是如此,在農村,常聽到這樣一句話,“養兒別養三,養三沒有家”字面意思是養兒子不能養三個,養三個兒子的人到最后,連個家都沒有。實際上這個兒并不僅僅表示兒子,是代表子女,三也不是說三個,代表多數,正確的意思是子女不能生太多,子女多了反而沒有人養老,這句話可能說出了很多老年人的心聲,確實有道理,
耿大爺今年也已經78歲的高齡,有二子三女,底下的孫子孫女更是不少,以前老人還能干,老伴還在世的時候,家里很熱鬧,每年假期都有孫子孫女會來住一段時間,兒女也會隔三差五回來看望父母,可自從老伴去世之后,老人一人住著那老舊的土坯房,兒女也只有過節過年的時候回來看望或是電話問候,老人一個人感到非常的孤獨害怕,想要跟二兒子去城里住,好不容易兒子同意了,住了不到一個月老人就回來了。
再后來耿大爺得了一場大病,被大兒子接走,可十天后又送回來了。村里人問他,他說住不習慣,其實,大家也能猜的到是怎么會事。
從此,老人一人住在六間破房子里,身體也不是很好,每天撐著根木棍,在村里到處走,看誰家有人在,就去別人家里坐坐,跟別人說說話,要是大家都忙了,老人就到村口去坐坐,也不知道他在那里看誰,等待著什么人?這幾年老人身體越來越不好,經常要吃藥,多虧縣、鄉民政的扶貧和村里人多方照顧,方可茍延殘喘的生活到現在。張三心里想著,加快了腳步。
當年兒女們都一個個考上了大學,在外面見了世面,都不愿回這個養育他們的窮山溝了,都跑到幾千里外的大城市,找到了心意的工作,并都成了家,永遠地在那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了。所以,只苦了耿大爺一個人,老人也去過幾個兒女家,可都因生活不習慣等多種原因回來了。
最近幾年老人常感覺快要走了,就叮囑同村的人,如果有一天沒有看到他出來走,記得去他家看看。萬一有事,就麻煩給兒女們報個信……
等張三趕到耿大爺家時,園里已擠滿了人,他趕忙掏出手機,分別給老人的幾個兒女打了電話,結果,三個女兒的電話都是“你所撥打的電話是空號。”大兒子的電話無法接通,二兒子的電話一直不在服務區……
三天后,耿大爺在鄉情們的幫助下,終于如愿以償地睡在了老伴的身邊。可直到他入土,他的大兒子從非洲打來電話,委托村主任辦理其父親的喪事,并轉過來五萬元現款,他的其他幾個兒女都推托有事脫不了身,結果,耿大爺臨走時,他的兒女們一個也沒能回來……
時間:2025-02-26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短篇小說推薦
- 永不妥協
- 她與他,相知相愛,有一對兒女,是別人眼中羨慕的對象。
- 02-26
- 死的好
- “耿大爺死了……耿大爺死了……”幾個該子邊跑邊喊著。
- 02-26
- 不要羨慕那張網
- 每天起早貪黑的小麻雀,這天下午突然發現,自己每天休息的樹上來了一只蜘蛛,為謹慎期間,小麻雀悄悄蹲在樹枝上仔細地觀察著
- 02-26
- 十八歲的時候遇到你多好
- 她含情脈脈的看著他的眼睛說:“如果你在我十八歲的時候認識我就好了,那時候我的頭發很漂亮,又黑,又長,你會愛我嗎?”
- 02-26
- 我們都得活下去
- 一位資深記者,在退休前想搞一次有份量的專訪,以便給自己的記者生涯劃上圓滿的句號,經再三觀察,他發現,如今退休在家的老人們,報名
- 02-26
- 永不妥協 不忘初心
- 一天,她找到一份在學校做清潔衛生的工作,工資不多,不影響工作情況下,可帶孩子來上班,這樣有時間照看孩子。
- 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