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讀書感悟500字
【第3篇】
做具有頑強精神的人——讀《老人與海》有感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辨是非,做讀書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
如果一個人不愿做讀書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如果有一個人只愿意孤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如果有一個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定是用狡黠掩飾他的無知。
最近,我讀了一本好書——《老人與海》,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海明威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和獨特個性的杰出作家,他的《老人與海》中的古巴老漁夫圣地亞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個年邁六旬的老漁夫圣地亞哥一次單身出海打魚,八十四天過去了,他卻一條魚也沒逮著,幾乎快要餓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認輸,充滿著奮斗的精神。終于在第八十四天釣到一條身長18米,體重1500磅的大馬林魚,大魚拖著船往大海走,老人明知道對方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了,可他依然死拉不放,即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絲毫不灰心。經過三天兩夜的艱苦奮戰,他終于殺死大魚,栓在船邊準備返航。可誰知許多鯊魚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用盡自己的一切力量來反抗,魚叉被鯊魚帶走了,他把小刀綁在漿把上亂扎,小刀折斷了,他用短棍,短棍也丟了,他用舵把來打……老人頑強地精神,一次次震撼著我的心,盡管魚肉都被鯊魚咬去了,但什么也無法摧殘他的堅強意志,一副骨架仍是一個英雄最好的證明。最終,老人精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魚骨頭。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從夢中去尋回那往日美好的歲月,以忘卻殘酷的現實。他失敗了嗎?不,他贏了,他勝利了!
讀完這本書,我深受啟示:我們要勇敢地面對失敗,在暴力、死亡、失敗面前要保持人的尊嚴和勇氣。老漁夫不畏艱險、努力奮斗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積極面對遇到的一切困境,做什么事都要堅持到底,遇到困難的阻攔要迎難而上,決不可半途而廢。
我們要獲得更大的成功,只有這樣。
【第4篇】
想打敗我?絕對不可能!
——讀《老人與海》有感
《老人與海》被海明威認為“是這一輩子所能寫出的最好的一部作品”,主人公圣地亞哥則是我非常崇拜的“硬漢”。
這個總是在夢中看到獅子的硬漢,用他的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人類永不屈服的精神:他作為漁夫,先是遭遇了連續84天都沒有捕到魚的不幸,在第85天堅持出海之后,他時來運轉了,出乎意料釣到了一條比船還大的大魚,但剛剛嘗到成功的喜悅沒有多久,不幸的事情卻又發生了,受傷的大魚引來了鯊魚們的爭搶,老人拼盡全力與鯊魚搏斗,但最終帶回家的只有大魚的一副骨架了。
表面上看,老人貧窮、孤獨。陪伴他的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以及一方燒炭起火做飯的泥地”,他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甚至連漁網都不得不賣掉了。可以說他除了自己,已經一無所有。當他在連續四十天沒釣到魚后,那個唯一跟隨他的男孩也被父母叫走了。他真的是一個人在戰斗了,但是勇敢依舊,從未自暴自棄,只有“你可以消滅我,但就是打不敗我”的堅毅。
讀完這篇小說,猛然發現我們可能生來就是個漁夫,我們不能確定會有多少鯊魚襲擊我們,也不能知道什么時候會因體力不支昏倒爬不起來,會不會恰恰在無力掙扎的時候靠岸。如果一切恰恰都好,那我們要感恩,要珍惜;如果任一方面出了問題,我們也要學會坦然接受,積極應對。即使在與這切的較量中,我們得到的是悲劇,也會像老人一樣做一個悲劇英雄。就像海明威曾在《永別了,武器》中說:“這本書是一部悲劇,這個事實并沒有讓我不愉快,因為我相信,人生就是一部悲劇,也知道人生只能有一個結局。”
但又有什么要緊的呢?如果能像老人圣地亞哥一樣活過,即使最后躺在病床上,你回想那些奮斗的故事,那些相伴的溫情,那些心無旁騖的執著,那些義無反顧的勇氣,那些熱血壯志,那些癡心努力,不是都曾真實而美麗的存在過嗎?你沒有辜負生命和美景,擔負起了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命運。這一切就足以穿越歲月撼人心魄,可以讓人生莊嚴,讓我們走向更遠的地方
時間:2023-11-16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讀后感推薦
- 《盲馬》讀后感800字
- 小白頭,先天失明的駿馬,雖然具備了所有良駒的優點,但因為眼盲被人們判定為“廢馬”。
-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