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一縷光
張嘉佳到底是一個溫暖的人,拿起他的書《云邊有個小賣部》就可以想象出里面又事溫暖而又動人的故事。
主人公劉十三是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從小被父母遺棄,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懷揣著自己的理想,前往大城市去實現(xiàn)夢想,結(jié)果現(xiàn)實很殘酷,他經(jīng)歷了所有奮斗青年在城市中該經(jīng)歷的一切,但盡管如此,路上仍有一抹陽光支撐著他前進,而那縷光就是平時開著拖拉機四處溜達,抓劉十三回去的外婆王鶯鶯,也是一直給他力量和支持的程霜。書中每一個陪伴劉十三成長的人,都是缺憾中帶著不屈的頑強與溫暖。
“生命是有光的,在我熄滅以前能夠照亮你一點,就是我所有能做的了,我愛你,你要記得我”這句話一直蕩漾在腦海中,想起書中那個堅毅可愛的女孩,程霜。從小身患絕癥卻一次又一次樂觀地挺了過來,小時候與劉十三在小鎮(zhèn)邂逅便再也忘不了那個雖然傻里傻氣卻善良的劉十三,她追尋自己所愛幫助他,在他最需要的時候陪伴在十三身邊,我感動于她的樂觀,對死亡的蔑視對這個世界的每一份熱愛,每一份真誠和她的善良,同時也惋惜她最后的結(jié)局。
劉十三的外婆王鶯鶯不是普通的外婆,她愛抽煙會打麻將,一直待在云邊鎮(zhèn)經(jīng)營她的小賣部,她想劉十三以后能和他她一樣平凡的待在這個小鎮(zhèn)里經(jīng)營這個小賣部,可劉十三卻心有自己的理想抱負,想去外面的大城市里闖一闖。年少的十三對外婆說:“外婆,你去過外邊的,山的那頭是什么?外婆說:“是海走啊走的,就走到海邊了。再坐船,能到一個島上,周圍全部都是海。”是什么海呢——是人海,稍有不慎就會被淹沒,那時外婆可能就在告訴十三外面的社會是有多么的殘忍,所以她只希望他能夠快快樂樂,平平凡凡就好,可少年一番熱血怎可能被山所難,所以選擇走向外面。而社會的殘忍又一次次讓十三低下了頭,而那些真正愛他的人一直都在他的身后。雖然外婆總是打劉十三,責備他這不成那不成,但是她也很愛他,在劉十三失意時,她不顧路途遙遠,開著拖拉機跑遍山谷,把劉十三帶回云邊鎮(zhèn)里想盡辦法幫他增加業(yè)績,盡管在王鶯鶯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在想著,怎么讓能讓劉十三找到工作,讓他活得更好。大概每個人都有一個這樣的長輩吧,不計一切的付出,哪怕是離開,她也選擇了平平淡淡好像一個瞬間覺得,這不是離別,只是離開而已。
漸漸明白人來人往,來去匆匆,有些告別就是最后一面時眼淚止不住往外流,那天一直陪伴在劉十三身邊的外婆很晚還沒有回家,在那個雪夜劉十三爬了山路七八個鐘頭,只為了給外婆點一盞燈,沒想到外婆去世了,后來每次失落無助時,陪伴劉十三的程霜也離開了,劉十三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都離開了,自此他便獨自面對生活。
故事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十三在最幸福的時光里失去了這個世界上最愛他的兩個人,他以后會怎樣生活,沒有人知道。但是這樣的十三,其實還有很多很多,每一個十三都以為美好和幸福都在遠方,所以義無反顧的去追尋,但其實,它們就在身邊,只是我們沒有給自己一個發(fā)現(xiàn)的時間。開篇中那句:滿鎮(zhèn)開著桔梗,蒲公英飛得比石榴樹還高,一直飄進山腳的稻海。閉上眼睛好像就想到了自己的故鄉(xiāng),現(xiàn)在學(xué)業(yè)逐漸變重,回家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山的這邊是劉十三的童年,山的那邊是外婆的海。故鄉(xiāng),這就是故鄉(xiāng)。因為路上有從未斷絕的一縷光。那些生活在我們身邊的親人,用內(nèi)心的善良深愛著我們,用他們的力量支撐著我們勇往直前,有一種感情,可以跨越生死,就像書里說的:“為別人活著,也要為自己活著。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總有一天,我們會再相遇。”
現(xiàn)在是學(xué)生的我們,或許未來也是普通的劉十三,但現(xiàn)在依舊要心懷偉大理想,心有鴻鵠之志,一腔熱血奔赴未來的人,雖然生活總是殘忍的,我們未必每個人都能得償所愿,可是生活會給每個人都留一個機會,我們終究會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條路。
沒有什么是最好的,最終屬于自己的自己爭取來的,自己所擁有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