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覺醒年代》讀書啟示600字
【第1篇】
學好本領,延續幸福
——《細說覺醒年代》讀后感
在暑假里,我讀了一本書,名叫《細說覺醒年代》,這是一部解讀電視劇《覺醒年代》的書,“細說”了《覺醒年代》中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的來龍去脈,“再現”了百年來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和一群青年們追求真理的澎湃歲月。
《細說覺醒年代》一共分為49個重大主題,講述了從新文化運動到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扣人心弦的奮斗故事,揭示了偉大的建黨精神的真諦。看完這本書后,是我幼小的心靈深深地受到了震撼。
這49個重大主題,每一個都令我思緒萬千,感受著那個時代的紛繁復雜。在49個主題里描寫的人物中,李大釗、陳獨秀和陳獨秀的兩個兒子(陳延年、陳喬年)令我印象最深刻。
李大釗是一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是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第一人。在李大釗青年時代,面對多災多難的國家,李大釗展露出自己的一顆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那時,在各種思想的交鋒之中,馬克思主義也開始在中國傳播起來。李大釗便發表了自己的文章《我的馬克思主義》、《庶民的勝利》等文章,接著魯迅的《狂人日記》,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等巨作橫空出現,推動了那群知識分子尋找救國道路的步伐。李大釗一生為救國而努力奮斗,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歷史緊密相連,同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歷史緊密相連,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歷史緊密相連。他曾經還因為撰文聲討,沒時間上課,而被當時就讀的學校除名,但他沒有絲毫后悔。為革命奉獻一切的李大釗,我們怎能不銘記在心中呢?
陳獨秀是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是運動時期的大人物,還是五四運動時期的總司令。陳延年和陳喬年作為陳獨秀的孩子,也投身到了革命當中。為了尋找救國的道路,陳獨秀總是很忙,沒有時間顧家。正是如此,父親很少陪伴兄弟倆,也希望他們能夠靠自己,學會獨立為自己打造前途。他們總在外面勤工儉學,總在外頭干苦力打工,總在外面吃著發霉的餅喝自來水,日子十分艱苦。看著書中一行行文字描寫他們的苦日子,我感嘆道我們真的很幸福。后來,在父親的影響下,兄弟倆走上革命道路,為革命又相繼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走完了他們英勇壯烈的一生。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那是無數革命先烈用自己血與肉換來。讀完這本書,我由衷地認為我們的幸福是《覺醒年代》最好的續集。現在的中國繁榮昌盛,而我們生在這個時代又是何其幸運,沒有戰爭,也沒有饑荒,但是我們要銘記歷史,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訓,學好本領,把幸福延續下去。
教師評語:這篇讀后感結構簡潔合理,先整體介紹了《細說覺醒年代》的主要內容,接著描寫李大釗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由此想到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應銘記歷史,學好本領,將幸福延續下去。從這篇讀后感中可以看出,小作者是個有志向、有責任、有擔當的新時代好少年!
【第2篇】
握緊接力棒,走好每一步
2021恰逢建黨百年,為了慶祝這一歷史時刻,出版了很多書籍,因為同名電視的關系,《覺醒年代》這本書便映入了我的眼簾。本書主要介紹了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第一批中國共產黨員,從反對封建制度到成立中國共產黨這一路走來的思想轉變過程。
1840年后,西方列強入侵中國,中華大地滿目瘡痍,為了拯救滿目瘡痍的祖國,無數革命家挺身而出。陳獨秀積極創立《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在蔡元培的邀請下擔任北大文科學長;周樹人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中國歷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并以魯迅作為筆名;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李大釗發表了《庶民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一系列文章;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產生,并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于五四運動中學生上街游行的描述,他們手舉旗幟,吶喊助威;他們志存高遠,視死如歸。為了喚醒民眾的愛國熱情,就算被捕入獄也毫不在意。陳獨秀先生說道:“出了研究室就是監獄,出了監獄就是研究室。”這句話沉靜中卻有千鈞之力,深刻地表明了陳獨秀做學問的堅強意志和挽救民族危亡的堅定信念!
看完整本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們能有今天幸福的生活,都是先輩們的艱苦斗爭換來的!他們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為了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不知道結局的運動而奮斗,這才是真正的英雄,這才是真正的偉大!
“紅星閃閃放光芒,紅星燦燦暖胸懷”。放眼當下,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讓中國人民過上了好日子,深刻踐行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國產航母順利下水,殲-20試飛成功,黨帶領人民軍隊在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疫情肆虐的今天,全員免費治療,免費接種疫苗,中國的抗“疫”成就有目共睹,抗疫實踐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身為一名少先隊員,去年我有幸參加了學校舉辦的“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主題隊會。現場通過老黨員的講述,我知道了他們那一輩人歷經磨難才換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也在“繪畫中國夢”環節用手中的畫筆作出了自己的夢想,未來我要成為一名畫家,勾勒祖國的大好河山,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助力中國夢的實現!
“少年強則國強”,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習近平書記曾寄語青少年:應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身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將穩穩接過時代的接力棒,敢于擔當,勇于擔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3篇】
青春如火與先覺同歌—讀《細說覺醒年代》有感
最近,“延喬路的盡頭是繁華大道”火遍大江南北,我家旁邊的延喬路突然成了知名度非常高的路,路牌處總是擺滿了鮮花,天南地北的人們經常來這里緬懷先烈,致敬先覺。
這應該也是《覺醒年代》的編劇龍平平期待看到的場景。看完電視劇,讀完他的《細說覺醒年代》,真誠地感謝他用了一件如此高品質的影視作品,使我有機會觸摸到中國共產黨締造者的故事,這樣一群先覺,讓我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他們用覺醒的青春逐漸喚醒了還在苦難中艱難求索的中國人民。
李大釗的青春是“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陳獨秀的青春“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樣兩個年輕人,在那個紛亂仿若如注暴雨的時代里,不做等待傘的人,而甘愿化作他人的竹傘,傲岸卻堅韌。
魯迅的青春正是所謂“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書中描述他創作《狂人日記》的場景,讀來讓我熱血沸騰,他以自己的青春迸發出屬于那個時代光亮,讓“等藥”的青年們甘之如飴。
毛澤東的青春飽含著書生意氣,既有“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仰天長問,又有“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浩然壯氣。這份覺醒的鋒芒,想來與北大圖書館中和李大釗談書論道是分不來的!
陳延年、陳喬年的青春更讓人悸動,我讀到了憤怒、彷徨、無力,但是最終,面對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他們和他的父親陳獨秀一樣,和其他的青春一起,挺身而出,激發了全民族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偉大覺醒。
這樣的青春真讓人神往!記得在一位作家的文章中看到過:“我渴望看到他們青春的模樣,匆忙間趕到了正確的地點,卻只見茶氣氤氳,席次猶溫。我來得晚了,沒能趕上那一代的風華。”沒能親眼看到他們的青春,是我們的遺憾。但是,誰能說我們不會成為歷史的創造者?青春年少的我們幸運地生活在新時代,恰是強國夢的編織者。
且讓我執夢前行,與先覺同歌!
時間:2023-05-05 作者:校園文學網 來源:校園文學網 關注:
讀后感推薦
- 水滸傳讀書感悟550字
- 經過整整一個學期的堅持,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終于讀完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我的心像大海的波濤一樣,久久不能平靜。
- 05-05
- 《劍履山河》讀后感600字
- 辛棄疾,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和詩詞作家。展望中華大地,回顧華夏歷史,以武起事,最終以文為業,可能只有一人。
- 05-05